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道路復雜且交通規則嚴格, 租車出行雖方便,但隱藏著不少 “陷阱”。無論是游客想自駕打卡魔都地標,還是本地居民臨時用車,提前了解這些坑點,才能避免踩雷。
一、低價廣告背后的 “隱形加價”
不少租車平臺或公司會以 “日租 59 元起”“首租立減 200 元” 等超低價廣告吸引眼球。但實際下單時,可能出現低價車型無車、需額外支付高額手續費、強制購買保險套餐等情況。比如,某平臺標注的低價車型僅針對新用戶,且需同時購買每日 50 元的 “無憂服務包”,最終租金翻倍。此外,部分商家還會在還車環節以 “車輛清潔不達標”“未按指定加油站加油” 等理由收取高額附加費。
避坑指南:下單前務必與客服確認最終價格構成,明確是否包含保險、油費、手續費等;仔細閱讀用戶評價,查看是否有類似隱形加價投訴;還車時拍照留存車輛清潔狀況,保留加油憑證。
二、車況不明的 “帶病車” 隱患
部分租車公司為節省成本,對車輛維護不到位,存在輪胎磨損嚴重、剎車異響、燈光故障等問題。尤其在夜間或雨天行駛時,故障車輛極易引發安全事故。此外,一些車輛可能存在違章未處理的情況,租車人若未仔細檢查,后續可能面臨扣分、罰款等麻煩,甚至影響個人信用。
避坑指南:取車時必須進行全面檢查,不僅要查看外觀劃痕,還要檢查輪胎花紋深度、剎車靈敏度、儀表盤故障燈等;通過租車公司 APP 或交管平臺查詢車輛違章情況,確認無異常后再簽字;要求工作人員當場演示車輛功能,發現問題立即更換車輛。
三、霸王條款的 “文字陷阱”
合同條款中常暗藏 “霸王條款”。例如,部分合同規定 “車輛出現任何損壞,租車人需承擔全部維修費用”,即便故障是因車輛本身質量問題導致;還有合同對 “超里程費”“超時費” 設置高額標準,如超出規定里程后每公里收費 5 元,超時 1 小時按日租金 50% 收取。此外,一些租車公司還會要求用戶繳納高額押金,并以 “系統審核延遲” 為由拖延退還。
避坑指南:簽訂合同前逐條核對關鍵條款,重點關注賠償責任、費用計算方式、押金退還時間等;對不合理條款要求修改或補充說明,必要時錄音或拍照留存協商記錄;盡量選擇支持 “芝麻信用免押” 或押金秒退的平臺,減少資金占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