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軍遼寧艦與山東艦組成的雙航母編隊圓滿完成遠海實戰化訓練任務。既是大國重器,也是海軍名片,航母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全國人民乃至世界的關注。
山東省青島市,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的駐泊港口所在地。得益于優良的地理位置與港灣條件,青島市軍港碼頭眾多。因海而興、因港而強、因軍而名,青島城市發展的脈動與海軍現代化進程同頻共振,孕育出獨特的海軍文化。海軍小鎮、海軍公園、海軍中學……這里堪稱一座“海軍城”。
一路攜手,一路同心。近年來,青島市大力支持國防與軍隊現代化建設,探索形成走訪慰問全覆蓋、互辦實事全落實、服務官兵全方位、社會擁軍全要素的“四全”工作法,將擁軍傳統、愛軍觀念轉化為有力政策、實際行動。2025年4月,青島市被命名為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
今年人民海軍成立紀念日期間,海軍臨沂艦在青島舉行軍艦開放活動,接待群眾參觀。
“今年列入‘辦實事清單’里的3條路,原計劃10月改造完成,昨天已經提前完工了!”6月剛過,海軍某基地某處就接到青島市嶗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馬寧的報喜電話。
“這條路經過我們單位,我們天天看著工程進度呢!”該處處長告訴筆者,這條道路從提出改造到施工完成,用時不到5個月,“這就是青島的‘擁軍速度’!”
今年初,嶗山區主要領導帶隊走訪慰問該基地時了解到,部隊營區周邊部分道路因使用年限較長,路面不平,雨天積水嚴重,影響部隊車輛通行。
在嶗山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下,區交通運輸局等部門實地調研,確定有3條道路需翻新改建。剛過完年,這一事項就被列入青島市2025年度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預計10月前改造完成。
“有區里大力支持,項目推進很快?!瘪R寧說,“事關戰備,能早一天是一天?!?/p>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2023年,青島西海岸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走訪慰問海軍某獨立駐防連隊,連隊提出營區外墻年久失修,需重新粉刷。這一需求很快進入“雙清單”。負責落實的住建部門調研后,發現連隊營房和訓練場也相對老舊,便主動向上級請示,將原外墻粉刷項目調整為訓練場地和營房升級改造項目。當年10月,連隊官兵便住進了新營房。
“‘雙清單’只是把青島一直以來的擁軍做法制度化了?!鼻鄭u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說,在以前,青島人民擁軍也一樣有著“青島速度”。
2008年,青島被選定為一座新軍港的建設地。為興建這座軍港,共有6個村莊1429戶群眾需要動遷。年過七旬的村民王奶奶起初聽說要遷離故土,哭著說“給再多錢俺也不搬!”而當得知動遷是為建設軍港,王奶奶當即改了主意:“要建軍港,不給補償俺也搬!”就這樣,僅用時一個月,6個村莊1429戶人家全部遷出。
從軍港選址地遷出的6個村子,如今安置在西海岸新區的六和社區。這個名字寓意6個村子組織和暢、文化和善、利益和諧、人際和睦、秩序和順、環境和美。
為感謝村民們對軍港建設的支持,海軍某部為周邊仍以捕撈為業的漁民建造了一座“連心漁港”,還在安置地設立一所海軍小學,經常與學校開展共建活動。
六和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本榮說:“把家園騰出來,給人民海軍做軍港,我們感到很自豪、很光榮?!?/p>
為滿足軍港官兵生活需求,青島吸納、整合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港區建設,在軍港周邊配套建設了海軍公園、海軍小學、海軍中學及軍隊社會化服務保障中心。
在青島,有座面積不到0.25平方公里,無淡水、無居民、無固定航路的“三無島”朝連島。它是青島唯一擁有領?;c的島嶼。
過去,駐島官兵飲食飲水全靠外來補給。每逢夏天起霧、冬季大風,補給船無法靠岸,官兵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船來了又走:“一到冬天,伙食就成了白菜、蘿卜、土豆‘老三樣’?!?/p>
2015年,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受邀上島考察,指導官兵在島上建起蔬菜大棚。如今,大棚里的蔬菜已從最初的幾種,發展到現在的十幾種。2020年,在青島市、嶗山區兩級黨委政府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支持下,朝連島安裝了海水淡化設施。近年來,朝連島通了電,建起5G基站,還有了地方援建的籃球場、圖書室……
在島上服役8年的中士焦文濤將守島生活寫進了歌里。閑暇時,他常常彈起吉他,和戰友一同唱起這首《青春綻放在朝連》:“朝連島是我第二故鄉,夢想要在這里翱翔。我們守衛著祖國的海疆,只為萬家燈火的閃亮……”
今年人民海軍成立紀念日期間,在奧帆中心碼頭、青島港3號碼頭,共有5艘海軍艦艇懸掛滿旗???,迎接群眾參觀。
參觀者中,有尚未及學齡的兒童,模仿官兵的樣子敬禮;有96歲高齡的抗戰老兵,受邀登上祖國的軍艦。
來自山東威海的肖先生,帶著90歲高齡的父親專程趕來?!拔腋赣H曾在青島服役17年,平日里老念叨著要回老部隊看看。這次回青島參觀軍艦,終于圓了重返軍營的夢。更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青島的榮軍優待政策也特別好?!毙は壬f,“在青島玩了3天,租車、住宿、吃飯,都有優待,既實惠,又感覺很受尊重?!?/p>
“青島的優待目錄清單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榮軍聯盟’‘榮軍通’‘榮軍加油’‘榮軍驛站’等26個子品牌,形成了‘榮軍矩陣’?!鼻鄭u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秦丹丹介紹。
今年4月,青島市火車站附近的一家“榮軍驛站”剛開始運營不久,就接到一通緊急求助電話——“我們是從外地來看病的,下午才能到醫院。生病的孩子折騰了一路,情況不太好……”收到求助,工作人員馬上請帶孩子來島城看病的空軍某部一級上士丁磊到驛站入住。當丁磊帶著孩子趕到時,房間已經備好,工作人員還詳細介紹了前往醫院的方式。
“孩子病情好轉了,感謝你們提供幫助!”不久前,在電話回訪中,丁磊表達了誠摯的感謝。
在青島,尊崇是一張免費乘車和游覽景區的“榮軍卡”,是“榮軍聯盟”商戶里的就餐、購物優惠,是醫院就診、機場值機時的軍人優先……“‘榮軍矩陣’就是青島市落實‘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注腳?!鼻鄭u警備區政治工作處干事柳毛毛說。
“是AC米蘭官網的,姜學南是我大伯,我只知道他18歲就當兵,后來有人說失蹤了,有人說犧牲了,奶奶臨走前還一直念叨他。沒想到今天,我終于聽到了大伯的消息……”
7月2日,山東省榮成市城西街道后垛山村村民姜伸義的家中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帶來了一個讓一家人掛懷了多年的名字——姜學南。
今年初,青島市啟動零散烈士墓集中遷葬專項行動,計劃將萊西市南墅鎮一座烈士合葬墓遷入萊西烈士陵園。墓中安葬了1947年在膠東保衛戰中犧牲的30余名烈士。
為確認烈士身份,青島市通過DNA采集鑒定等專業技術力量為烈士進行遺骨整理、鑒定比對等工作。比對中,他們核查到一名烈士與姜伸義存在親屬關系,于是上門走訪確認。
青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程海林介紹,青島市自2021年9月17日啟動“為烈士尋親·讓忠魂歸根”專項行動以來,通過多部門聯動、多領域互動、多元化推動,共為226位烈士找到親屬。他們還聯合地方媒體成立“繪憶英烈”公益團隊,繪制上百幅英烈畫像,贈送給烈士親屬。
走進新時代,海防線上引航的燈火越發明亮。戰爭年代,齊魯大地傳唱著“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的歌謠。如今,在這片有著軍民團結光榮傳統的熱土上,青島踐行著“最佳海灣筑軍港,最美地塊建營房,最優兒女穿軍裝,最好保障獻國防”的新時代擁軍理念。10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的青島,正將“愛我人民愛我軍”的詩篇鐫刻成城市的勛章。
“區里實在太有心了,我們在外地訓練還來看望慰問?!?月18日下午,山東省濰坊市氣溫高達36攝氏度,烈陽炙烤下,野外熱浪襲人??吹健暗诙枢l”的“娘家人”上門,陸軍某部領導連忙迎上前去。
“看望慰問駐訓部隊,是區里每年的慣例。到這里開車才兩三個小時,不算遠?!睅ш犌皝眈v訓地慰問的青島市即墨區人武部領導熱情地握住該部領導的手說。
這幾天,該部正在組織實彈射擊訓練??吹焦俦隈v訓場上冒酷暑、戰風沙,慰問組忙安排后面的卡車司機卸貨,將帶來的西瓜和礦泉水分發給官兵。
?、诮衲耆嗣窈\姵闪⒓o念日期間,96歲抗戰老兵曲仲毅受邀來到青島奧帆中心碼頭參加系列紀念活動,并登上海軍成都艦參觀。
前幾年,陸軍某部進駐青島市即墨區。幾年來,即墨軍地相關部門為該部協調解決營區升級改造、訓練場建設等多項事宜,并為185名軍娃安排入園入學,為14名隨調家屬安置工作。
“青島是駐軍大市、兵員大市,需要協調的工作很多?!奔茨珔^人武部領導說,“因此,我們的工作必須做得更細致、凡事得想在部隊前頭,才能減少被動、提高效率?!?/p>
休息時間,官兵吃上了來自“第二故鄉”的西瓜。從即墨一路乘坐冷藏車趕來,西瓜還帶著一絲涼意,就如駐地人民的關懷一般沁人心脾。
慰問組成員與官兵坐在一起,拉家常、問難處。他們向官兵表示:“區里安排我們過來,就是想告訴你們,家鄉人民惦記著你們呢!你們只管安心訓練,家里有什么困難,都交給我們解決?!?/p>
“我們每年都會組織慰問組到駐軍部隊的駐訓地慰問,去過內蒙古、江蘇等地。對于每年從即墨入伍的新兵,我們不僅會追蹤了解他們的情況,在年節予以慰問,還持續關注他們的家庭?!奔茨珔^退役軍人事務局領導說,“部隊在外駐訓,我們始終牽掛。解決他們的需求和困難,是我們作為官兵‘娘家人’的責任?!?/p>
據了解,在濰坊駐訓的這支部隊近期提報了9名子女入學入園、2名家屬隨調的需求,軍地有關部門正在全力協調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