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意味著流動性要保持充裕,社會融資條件要比較寬松,綜合融資成本要比較低。同時,政策實施要根據形勢變化相機抉擇,節奏和力度要適時適度。
為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今年以來,尤其是5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出臺實施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其中包括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框架,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宏觀政策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營造了適宜的環境。
5月,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管理部門集中發布了降準降息等一攬子金融支持舉措,為支持經濟回升向好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從總量來看,此次降準除了針對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下調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還階段性地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5%降至零。從價格來看,中國人民銀行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1.5%調降至1.4%。5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從結構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全面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預計每年可節約銀行資金成本150億元至200億元,推動銀行加力支持經濟結構轉型。
當前,一攬子政策逐步顯效,支持信貸保持平穩增長。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2.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74萬億元。6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68.56萬億元,同比增長7.1%。還原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因素影響后,貸款增速保持在8%左右。這些數據充分彰顯了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強大支持力度。
“從經濟理論和實踐經驗看,貨幣政策的傳導是需要時間的,已經實施的貨幣政策的效果還會進一步顯現?!敝袊嗣胥y行副行長鄒瀾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密切關注評估前期已實施政策的傳導情況和實際效果,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支持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任務。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點方向,聚焦科技創新、民營小微等方面,強化政策協同聯動,用好用足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其中,做好科技金融工作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面。今年,中國人民銀行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建立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兩項增量措施,目前政策實施已經取得了較好成效。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方面,截至2025年5月末,銀行和企業簽訂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金額達到1.7萬億元,為2024年末的1.9倍;發放貸款余額6140億元,累計支持1.5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實現首貸,為3983個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
債券市場的“科技板”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一項創新性舉措,通過在債券發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異化安排,AC米蘭官網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三類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債券市場已經有288家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約6000億元,其中,銀行間市場發行超過4000億元科技創新債券,既促進了新興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也為傳統產業運用新技術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也不斷加大對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支持力度,從政策引導、資金支持、能力建設等方面入手,持續健全金融支持體制機制,提升企業融資可得性、普惠性和便利度。截至5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4.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6%,近5年年均增速超過20%;私人控股企業貸款余額44.95萬億元。在貸款總量提升的同時,民營和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和私人控股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69%和3.45%,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0.66個和0.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曹媛媛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促進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加大對民營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提振消費是2025年經濟工作首要的重點任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工作的重點任務。5月15日,國務院召開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要求“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
為進一步加大金融對促消費的支持力度,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金融服務,滿足經營主體和消費者多樣化融資需求,推動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力。
目前,金融支持消費已有較好基礎,仍有進一步發力空間?!?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消費領域結構性矛盾仍較為突出,文體旅游、養老托育、醫療健康等服務消費領域個性化、高品質供給存在缺口,縣域服務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配送體系不完善。針對這一問題,《指導意見》聚焦消費重點領域提供精準金融支持,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其中,圍繞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新型消費等行業部門確定的重點領域以及流通等消費關鍵環節,要求金融機構結合消費場景和特點創新金融產品,推動消費領域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值得關注的是,居民消費就要有收入,有收入就要有工作,所以,就業穩定、收入增長是居民擴大消費的基礎。對此,《指導意見》圍繞支持就業、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加強保險保障等明確金融支持發力點,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創新家庭財富管理金融產品,優化養老、健康等保險保障體系等舉措。
“從中長期看,《指導意見》出臺后,供給端政策靠前發力,有利于更好地釋放消費場景,對穩定預期、擴大內需具有重大意義。未來,需求端配套政策有望陸續出臺?!敝袊裆y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服務消費是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關鍵,在創造和吸納就業方面也具有優勢。當前,服務消費市場需求比較旺盛,滿足需求的金融支持較為充分,影響擴大服務消費的短板主要是供給。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進一步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業內專家認為,此舉有助于補齊短板,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形成“供給創造需求、需求牽引供給”的良性循環。